郭进拴|闪光的足迹【六百九十】
郭进拴|闪光的足迹【六百九十】
“范蠡初见西施,已是十分喜爱,交谈之后,见她关心国事,忧国忧民,更觉遇到知音,相见恨晚,两人越谈越投机,越说越觉得难以割舍对方,就指溪为证,结为同心,然后才依依不舍地分手了。从此,西施把自己的一切都和范蠡联系在了一起,急范蠡所急,想范蠡所想。虽然范蠡因国事在身,不能常来看她,但她知道,范蠡不论走到哪儿,都会深深思念她的。而她自己,更是觉得自己的心早已和范蠡融为一起,今生今世都难以分开了。
“这天,范蠡又来苎萝村看望西施,把越国君臣的‘灭吴九术’、自己这次出来的任务以及奔波一月毫无所获的情况告诉了西施,并说眼看限期已到,自己交不了差接受惩罚事小,误了越国的复国大计自己可就成了越国的千古罪人了。

“西施听完了范蠡的话,深情地望了望范蠡,站起身来走回房中去了。约摸一个时辰,西施出来对范蠡行礼拜见,口中说道:‘民女西施,愿以身许国,赴吴完成越国使命。’
“‘不!西施,不能这样啊!’范蠡热泪满面,泣不成声。
“西施一边为范蠡擦去脸上的泪水,一边说道:‘少伯,其实我的心里又何尝不和你一样?但是,越国不复,我们的生活能如意吗?你常对我说,为了国家要不计小事,不恋亲情,甚至忘掉自己。那么,在国难当头之时,我们为什么不能以国事为重,丢开自己的儿女私情呢?你好好想一想,连你都不忍心让我身赴吴国,谁家的父母又舍得把自己的女儿送出去呢?’

“范蠡听了西施的话,只觉得字字重千斤,掷地有声,对这个自己深爱着的姑娘一下子充满了敬意。后来西施经过两年的训练,身上再也看不到一点昔日的村姑痕迹,举手投足、一笑一颦都完全是一个高贵而不失清纯、秀娟而不失端庄的大美人了。她的光彩照人,足使日月无光;其风情万种,可使智者沉迷。她细腰广袖,舞姿轻盈,忽而像柳丝轻扬,时而像白云飘浮,时而如凤鸟飞起,时而如孔雀着地,真是动如游龙,静如惊鸿,令人目不瑕接。
“公元前488年春天,范蠡奉越王之命,送西施来到姑苏城内。西施处处向夫差献媚,深得夫差的宠信;她又伺机向夫差进谗言,离间夫差和伍子胥等重臣的关系,并说越国对吴王无限忠心,使吴王对越国深信不疑,放松了警惕。她还及时向越国传递情报,使越国知己知彼,战即能胜。她还善于随机应变,保护自己,不暴露此行目的,以达到长期潜伏的目的。

“在西施入吴的那些年代里,越国的百姓也和西施一样,上下一心,同仇敌忾,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痛苦磨炼,国力强盛了起来,于公元前477年3月,5万越国精锐之师,唱着范蠡给他们编写的军歌,意气风发,浩浩荡荡地踏上了灭吴的征途。
“几乎与此同时,西施驾船到香山采香草,看见范蠡的船只,连忙把小船摇到跟前,脱下宫装,恢复了苎萝女儿的本来面目,迅速跳上帆船,和日夜思念的恋人拥抱在一起。
“大决战开始了,越军在范蠡的指挥下,采取夜间突袭的方法,使吴军溃不成军。接着,又一鼓作气,捣毁了吴王老巢,使吴王在万般绝望中拔剑自杀。越军大获全胜,占领了吴国的全部国土,奠定了春秋后期霸主的地位。后来范蠡和西施改名换姓,生了3个儿子,成了有名的富商之家。”
雪冰讲的故事太感人了!

苎萝溪在不停地流淌,西施永远活在故乡人民的心中!她把自己的青春、美丽、爱情、幸福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越国百姓。功成之后,她不贪恋荣华富贵,恢复布衣荆钗的越女之身,她的心比金子还要晶亮,她是越国的一块洁白无瑕的美玉。此行收获极大,令人难忘。
我人虽离开了西施故里,心却留在了那里……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