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童趣儿【三百一十七】
浏览:1083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郭进拴|童趣儿【三百一十七】
五子认祖归宗后,遵从母亲教诲,对两位姨娘非常孝敬,两位姨娘 对五子也视同己出,并张罗着给五子娶了媳妇,成家立业。后来,五子把租出的土地又要回来,自己耕种,在两位太太的扶持下,郭氏家族又慢慢兴旺了起来。
其间,五子的四个哥哥也曾回来看过母亲,可是因为奶奶山那面有妻儿老小,家产田园,不能久留,只好又回到了奶奶山。自此我窑湾郭氏族人便有一支分居在了那里。
过了若干年,二太太和三太太也寿终正寝,耄耋而逝。
又过了若干年,五子年事已高,也溘然仙去。
后来,人们敬仰三位太太的美德,这个故事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又过了若干年,人们在窑湾修建了一座奶奶堂,里面先是供奉着大太太一个人的塑像,起名奶奶庙。后来,人们觉得二太太和三太太为人贤淑,待人忠厚善良,也把他们的塑像供奉在里面。从此,窑湾奶奶堂里便有三个奶奶。
据说当时奶奶堂的香火十分旺盛,人们祈祷许愿,是为了让奶奶们保佑一家人平安吉祥。后来人们联想到三位奶奶只生儿子,不生女儿,所以人们又把三位奶奶当做送子观音来朝拜。据说当时三位奶奶非常灵验,凡是生不出儿子的,只要给三位奶奶送去香火,准能生出儿子来。
不过,现在的奶奶堂已从窑湾老村迁到了窑湾新村的大路边,不知喧嚣的车流声和喇叭声会不会惊扰到三位奶奶。
为了证实奶奶堂的故事,笔者探访了窑湾的一位90多岁老人,我说明来意,老人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接着,他滔滔不绝的讲述了他和他的父亲两代人与奶奶堂的情缘。
抗日战争前,在窑湾村有个郭姓泥瓦匠,他不仅技术好,为人也随和,所以谁家需要修缮房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时间久了,结识的人就多了。于是就有人给他介绍个媳妇。媳妇长得俊俏,为人又贤惠,又会体贴人,因此郭师傅整天心里美滋滋的。可是郭师傅也有烦心的事,就是媳妇生了八九胎,不是孩子夭折,就是女儿,怎么也生不出儿子来。那时农村人把传递香火的事看得很重,因此,夫妻俩常为这事发愁。这一日,夫妻俩突然想起窑湾村中的奶奶堂来,于是就决定到奶奶堂里求三位奶奶给赐个儿子。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