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问答歌

山上忆良 著

《贫穷问答歌》是日本诗人山上忆良的作品。在《贫穷问答歌》中,通过两个穷苦人之间的对话,描写了平民百姓的悲惨命运,表现了被压迫者对统治阶级的不满和反抗情绪。

我要推荐"著作题解"+5
  《贫穷问答歌》是日本诗人山上忆良的作品。在《贫穷问答歌》中,通过两个穷苦人之间的对话,描写了平民百姓的悲惨命运,表现了被压迫者对统治阶级的不满和反抗情绪。
  诗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以一个穷苦书生的口吻,诉说食不饱腹、衣不御寒的处境。诗的前四句,用“风雨交加”、“冷雨夹雪”、“瑟瑟冬日”来反复渲染一个特定的凄风冷雨的夜晚,使人开篇就感觉到一股逼人的寒意,不由也为诗中的叙述者担忧——“怎耐此夕寒?”
  “粗盐权佐酒,糟醅聊取暖。鼻塞频作响,俯首咳连连。”这两组对句,刻画出一个病弱的读书人,在漫漫寒夜之中,独坐灯下,以粗盐下酒。一为聊以取暖,二为借酒浇愁。岂不知借酒浇愁愁更愁,也许借助酒精的麻醉作用,一时间飘然物外,自我陶醉一番。诗人用‘捻髭空自许”一句,形神兼备地勾勒出一个怀才不遇的文人形象。与国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将进酒》诗中所描绘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狂客形象有异曲同工之处。然而现实毕竟是残酷的,即或有干般抱负,万般雄心,也无法抵御这寒冷的长夜。没奈何,寻遍了全屋,将所有能御寒的衣物都裹在身上,仍然无济于事。由此及彼,这位读书人想到了比他更贫苦的人,他尚能以酒取暖,以衣物御寒,那些连这点起码的物质条件也没有的人们将如何活下去是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
  诗的下半部,以一个农民的口吻,悲愤地控诉了古代班田制和苛捐杂税给人们带来的深重苦难。
  诗人描写一个为生活逼迫得走投无路的农民,面对苍天,顿足捶胸,发出了“这个世道不公平”的呼声。他生为农民,每日辛勤劳作,从不敢轻闲一会儿。他不明白,为什么这样苦干,到头来仍然是没有遮体的衣裳,没有温暖的房屋,甚至一日三餐也无法保证。诗人用罩着蛛网的甑和冰冷的炉灶来暗喻这户人家炊断粮绝已非一日,一家妻儿老小奄奄一息,只能躺在地上等待死亡的降临。即使到了这种地步,“短褐偏又遭刀铰”,里长手执棍棒,气势汹汹地催讨田税钱。这位农民无助地哀叹道:这个世道这样黑暗,叫我们如何了此残生呢?
  在这首长歌中,诗人借用两个穷苦人的口,客观地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现象,但对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诗人还是一筹莫展。在反歌中,诗人向往能象飞鸟一样,逃离这个忧患的世界。在此,可以看出山上忆良受汉诗影响,尤其喜欢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表现了诗人消极遁世的思想。
  山上忆良在这首著名长歌中,以深切的同情描写了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处境,揭露了统治阶级和劳动人民之间贫富悬殊的社会矛盾。这首诗是唯一直接反映古代律令制国家统治下人民遭受横征暴敛之苦的一首绝唱。
2023-01-04
我要推荐"著作"+5
我要推荐"精彩片断"+5
首页 联盟 赛事 我的
媒体矩阵
奔流文学-B站

奔流文学-B站

奔流文学-抖音

奔流文学-抖音

奔流文学-快手

奔流文学-快手

奔流文学-微博

奔流文学-微博

奔流文学-知乎

奔流文学-知乎

奔流文学-百家

奔流文学-百家

奔流文学-顶端

奔流文学-顶端

奔流文学-头条

奔流文学-头条

奔流文学-公众号

奔流文学-公众号

奔流文学-小红书

奔流文学-小红书

奔流文学-西瓜

奔流文学-西瓜

奔流文学-腾讯视频

奔流文学-腾讯视频

奔流文学-搜狐视频

奔流文学-搜狐视频

奔流文学-豆瓣

奔流文学-豆瓣

奔流文学-简书

奔流文学-简书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